氨酸法無填充劑造粒新技術
2015-06-11 來自: 新鄉市威遠化工新技術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1140
隨著農業技術的快速發展和農民施肥水平及要求的提高,目前傳統的含有填充劑的復混肥因存在溶解有殘渣、崩解溶解性差、產品顏色受填充劑顏色影響明顯,同時含有填充劑的復混肥生產工藝受原材料的影響較大,已經不能滿足市場對產品愈來愈苛刻的品質要求和生產對工藝的要求?;诖?,新鄉市威遠化工新技術有限公司在傳統團粒法的基礎上開發了氨酸法無填充劑造粒新技術,該技術不但解決了傳統復混肥存在的產品質量缺陷和生產問題,而且將傳統復混肥生產提升到了復合化的程度,大大提高了產品的品質和市場競爭力,同時原料成本、煤、電消耗明顯降低,生產能力和經濟效益顯著提高。
氨酸法無填充劑造粒新技術的主要技術特征
將價格低廉的基礎化工原料硫酸、合成氨引入到復合肥生產中,將簡單的復混肥生產提升到了復合化的程度,提升了產品的品質和裝備的功能。
充分利用氣氨與硫酸、磷酸一銨等原料間的化學反應熱將造粒物料溫度提升到較佳的造粒溫度75-85℃,同時利用氣氨做為調理劑,將造粒物料的酸堿度控制在6.0-6.3之間,成球率顯著提高,可達到80%以上。
因充分利用化學反應熱提高造粒溫度,造粒物料水份也較低≤2.5%,一段干燥便可實現產品水份≤1.5%,大大緩解了產品結塊傾向。
系統返料采用熱態篩分,熱態大粒破碎工藝,充分利用系統熱量,提高生產裝置的生產能力和生產強度。
采用新型的自清潔篩分裝置,大粒破碎裝置等專用設備,提高整個生產系統裝置備的專用高效穩定性。
采用高效冷卻機和水冷包膜機等冷卻新技術,盡可能降低包裝溫度,解決熱結塊問題。
生產現場粉塵和生產尾氣處理采用旋風除塵器、重力沉降室和水浴洗滌器等多級處理措施,實現達標排放和清潔文明生產。
配料和生產過程采用DCS微機集散控制,造粒實現微機自動控制,穩定工藝、穩定生產工況和產品質量。
無須采用固體尿素熔融裝置和二段干燥工藝,便可生產N≥25%以上的高氮產品。
氨酸法無填充劑造粒新技術的產品主要特征
產品顏色潔白鮮艷、不受填充劑外觀顏色的影響。
產品速溶高效無不溶性殘渣。
產品水份≤1.5%,顆粒強度≥25N,顆粒光滑圓潤不結塊。
產品養分均為穩定,單一養分誤差可控制在0.5%以下。
氨酸法無填充劑造粒新技術的運行特征
設備不結疤、不堵塞,可實現長周期連續穩定運行。
設備選型匹配合理,生產強度大,與同類型主機設備相比,生產能力提高25%以上。
工藝流程簡潔,維修操作和生產管理便利,可實現達標排放和清潔文明生產。
投資運行 經濟,與同類型相比,固定資產可降低30%以上,煤耗、電耗降低25%以上。
實用情況
該技術已在國內多套復混肥裝置中成功投運,并凸現明顯的優勢。該技術適用于中小型復混肥裝置的升級改造